從食道、胃內容物的流向來看,當食物由口而入後,應遵守人體生理的交通規則,單向的向下流動,藉助食道末端與胃入口連接處的一圈環狀肌肉"下食道括約肌",醫學名詞為『賁門』,作為「行控中心」來防止胃內容物逆向流入食道。通常賁門打開的時機,包括:吞嚥、打嗝及嘔吐;然而,在不恰當的時間打開時,導致胃中的消化液(強酸)倒湧入食道中,造成食道的不適或傷害.
胃食道逆流(GERD)的常見原因:
1. 食道與胃之間的下食道括約肌鬆弛或食道蠕動障礙。
2. 腹內壓力太高,例如肥胖、胃的出口(幽門)阻塞、腹水。
3. 食道裂孔疝脫。
4. 胃酸分泌過多。
5. 長期放置鼻胃管。
6. 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如抽煙、喝酒。
7. 長期服用易引發下食道括約肌鬆弛的藥物。
臨床症狀:
引起胃內容物重複違規逆向流入食道時,患者可能出現的不適症狀,如:心口灼熱~所謂:火燒心、胸骨後疼痛、咽部灼燒感、聲音嘶啞、食道異物感、吞嚥困難(吞嚥會痛)、噁心、反胃、溢酸水及咳嗽等,甚至在檢查時可發現『逆流性食道炎』的炎性病變。
胃食道逆流的不適症狀,雖然並不會立即危害生命,但長期性的「逆流性食道炎」,仍有造成大量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若不予治療,可能會引起食道狹窄,及巴瑞特氏食道症(Barrett's Esophagus)的病變,進而提高罹患食道癌的機率。
醫療處置及自我照顧:
1. 醫療處置:
?Q#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處理胃食道逆流最主要、最常見的治療方法。透過臨床醫師的檢查確定診斷後,藥物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在降低胃內的酸度及減少胃液逆流回食道的機會。主要用藥包含:制酸劑(中和胃酸)、H-2拮抗劑、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抑制胃酸分泌)。
?Q#手術治療
在特殊情況下,無法由藥物治療獲得改善時,醫師會視患者病況需要,給予個別性的醫療處置。
2. 患者自我照顧方面,應注意事項如下:
?Q# 勿擅自更改用藥情形(任何疑問,請務必與醫師討論)。
?Q# 訂定飲食計畫。觀察紀錄會引發症狀的食物,然後避免食用。這些食物可能是咖啡、巧克力、辛辣、高油脂物、碳水化合物、薄荷、柑橘、蕃茄、全脂牛奶及洋蔥等。
?Q# 注意可能會引發症狀的藥物,包含有: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鈣離子阻斷劑、副交感神經拮抗劑、含茶鹼類(Theophylline)藥物、抗巴金氏症藥物、三環類抗憂鬱藥、四環黴素、鎮靜劑等。若需長期使用以上藥物,請告知您的治療醫師。
?Q# 建議戒煙。避免刺激胃液分泌。
?Q# 適當休息、睡眠姿勢。若躺下時或睡覺時發生有症狀產生,建議您睡前2小時勿進食。調整睡姿,採頭部高於腳部約15-25公分(調高枕頭約15~20cm)。
?Q# 適當控制體重。研究指出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會隨著胃部腹壓的增加而較容易有胃食道逆流的情形發生。
?Q#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少量多餐、勿暴飲暴食、避免用餐後立即平躺。
?Q#穿著寬鬆衣物。
?Q#若併有巴瑞特氏食道症者,應定期接受內視鏡追蹤檢查,以早期檢測癌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