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膽囊位於肝臟下緣,外觀大多呈現梨狀,長徑約8~12公分,其作用是濃縮及儲存肝臟所產生的膽汁。人體肝臟每日大約產生800~1000 ml 的膽汁,流入膽囊進行濃縮與儲存。當我們吃入富含脂肪類等食物經過十二指腸時,腸黏膜即分泌激素使膽囊收縮,膽汁就會流入十二指腸內,幫助脂肪類等食物的消化與分解。
膽結石是指膽道系統中產生的結石,包含肝內膽管結石、總膽管結石與膽囊結石等,而一般俗稱的膽結石多指膽囊結石。膽結石來自於膽汁裡的膽固醇或膽鹽等累積形成的硬塊,一般認為膽結石的原因是膽汁內各種膽固醇種類濃度超過標準,使得膽汁不能維持在正常的液體狀態,進而形成結晶後沉澱在膽囊及膽管內,即成為膽結石。其大小可以小如海灘上一粒細砂,也可以大如一顆葡萄。隨著國人飲食日漸西化等因素,膽結石是越來越常見的疾病。根據期刊研究,膽結石發生率有逐年增加之傾向,年齡亦有年輕化的趨勢,國人不能掉以輕心。許多民眾因為目前尚未出現膽結石症狀,而忽略早期檢查、定期追蹤與飲食控制等重要性,常使得症狀發作時來得既突然又劇烈。
大多數初期或較小顆的膽結石患者,確實沒有明顯的症狀,而一旦開始出現不適的症狀,患者多半有右上腹疼痛、上腹部飽脹感或悶痛感、時而打嗝噁心嘔吐等症狀,甚至進一步疼痛到後背或後肩,這種突然的劇痛往往令患者無法忍受,需緊急至急診就醫緩解及進一步治療;膽結石阻塞在膽囊出口或膽道任何部位,更會引起膽囊炎、膽道炎等病症,嚴重者甚至導致黃膽、敗血症及生命危險,絕對不能輕忽。
臨床醫療上,由專科醫師進行詳細的腹部超音波檢查是偵測膽結石、膽道結石等最適當的首選方式。建議有這方面疑問的國人即早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尤其有上述症狀者更應該儘速就醫,瞭解是否已經有膽結石的狀況,以儘早進行控制與追蹤,避免日後突然產生難以忍受的劇痛,甚至造成更嚴重的身體傷害等。即早明白自身的膽囊與膽道系統之狀況,進行高解析度的腹部超音波檢查,並與專科醫師諮詢後續治療方案、追蹤期程與整體規劃,為保健身體的最佳選擇。